空气净化器厂家如何好战略定位?沃泰克空净器
数年以前,柴静的《穹顶之下》掀起的雾霾讨论热潮,时至今日,这依旧是人们生活最为关注的问题。
尤其是时近段时间,冷空气强势来袭,我国华北、华东等地区又开始出现雾霾天气。关于雾霾的种种段子也开始逐渐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盛行,然而嬉笑之间却折射出了一种无奈,无奈在互联网领域,尤其是对于创业者们来讲,不啻一剂兴奋剂,无奈就是痛点,痛点就意味着颠覆、利基市场。
成也雾霾败也雾霾:看"天"时代终结,定位优势成最大阻碍因子?
净化器市场的发展的动力来自消费升级、雾霾经济学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二者很可能会对从业者产生误导。
一方面,消费升级并不意味着产业就一定有消费红利,产业很有可能是一场【消费升级】与【消费分级】的博弈。
另一方面,以【防雾霾】为卖点,针对的其实就是一些饱受雾霾困扰的北方城市,可能的确击中这部分地区用户的痛点了,但这也决定了流量红利存在明显的上限。那么要想把空气净化器卖给其它地区城市又该讲怎样的故事呢?似乎广大净化器厂商还没有合适的选择。
对于一般的产品而言,厂家要想提高更新换代速度,要么使用耐用度较低的材料生产,从而降低产品的物理质量,但这对于还在起步中的净化产业绝对是自损形象的做法;另一种是不断更新款式和进行功能升级,通过对用户【锚定心理】的应用来吸引用户购买,而这也正是净化器厂商需要下功夫的地方。
如何好战略定位?
透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,对于净化器厂商而言,不能根据现象就简单地得出理论,现象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,引发思考。机遇往往与挑战相随的,轻率入局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一地鸡毛,具体实施还是要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和对规律的探索来得出来。
事实上,在互联网江湖(VIPIT1)团队看来,空气净化器厂商只要找准定市场定位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,其实还是有极高的上升空间的,而这其中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说服用户愿意去购买。
1、向国标靠拢: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
有数据统计显示,60%的国产品牌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空气净化器都没有独家核心技术,甚至一些大型公司"山寨"他人产品,模仿别人的核心技术。这类模仿的空气净化器往往并不具有"净化"的功能。就是装配一个过滤网,充其量只是简单的过滤,很多细小颗粒物难以过滤,更做不到杀菌消毒。
事实上,早在2016年,被称作"新国标"的GB/T18801-2015《空气净化器》国家标准正式生效,我国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评价体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对于用户来讲这是一件好事,选择空气净化器产品时有一定的依据,成了检验空气净化器行业的标准,也成了"李鬼"的照妖镜,行业也可以逐步结束野蛮生长,打扫干净屋子请客。其实过去一段时间行业的【退潮】,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,行业优胜劣汰的的自我选择。整个行业也会因此少了些浮躁,多了些理性。
2、定价接地气:以消费分级为依据推出相应的产品
消费升级与经济下行,成了当下人们面临着的一个矛盾点,像一把"达摩克里斯之剑"悬在一线城市人们的上空,有些时候在生活奢侈程度远不及二三线城市的人,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支出很多人都会保持一个很保守的态度。
因此,在定价方面,净化器价格应该接地气,做到【对症下药】。
智能化已经成为所有家电品牌新战略,空气净化器自然也不例外。纵观各大品牌的空气净化器产品,所谓的智能化无非增加了手机远程控制功能而已,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,更像是营销上的噱头。空气净化器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,其他家电产品比如电视、洗衣机、冰箱等发展了很多年。
核心功能早已完善,搭载智能化浪潮可以平添新的营销点,而空气净化器行业不同,毕竟新的智能化概念,又会产生新的成本,对于刚刚兴起的空气净化器行业,低价实用才能快速打开市场。
不要老拿物联网说事,用户要的不是高大上的概念,而是简单实用的产品,尤其是对于空气净化器这种新型家电产品。从0到1的市场,能打开市场的永远是一款极致、实用、平价的产品,而非概念化缠身的理念。
3、从"小众产品"升级为"大众情人"
对于智能家居而言,靠天吃饭的属性依然十分严重。并非是市场潜力不足,更多的是用户需求未被足够开发。就像人不是非要渴了才去喝水,空气净化类家居的需求应该建立在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,而非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。
空气净化器要么改变产品形态,比如与加湿器或者其他家电如空调等功能混搭;或者教育用户,空气净化器场景多元化,不止局限于对冬天的雾霾有效,延伸产品的使用周期。
4、善于借势:玩转营销战
前几年,雾霾刚刚引起重视,都刷屏了,如此好的势,厂商们也并未顺势推出好的营销案例,而着很难称得上引起共鸣的营销。如今,人们对于雾霾似乎有一定免疫了,再借势雾霾也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。
事实上,就目前而言,雾霾的牌还要继续打,但也不应该局限于雾霾,随着产品定位的延伸相应的营销也要与时俱进。
除了2014年柴静策划的雾霾直播,行业内关于雾霾的现象级影响屈指可数,但是柴静火的只是个人而已,也并非净化器品牌,从这个角度来讲,这么大的雾霾,这么好的借势机会对于品牌营销界也是一场不可估量的损失。最尴尬的不是空气净化器产品核心技术的缺失,而是连能吹出清新脱俗牛逼的厂商都没有。
除此之外,环境为力法则往往可以借势用户的"情绪",展开情绪营销。比如关于甲醛致人生病的问题已经,今年九月初,一则"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去世,家属矛头直指链家旗下的自如"的消息刷屏了,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势机会,也许有人会说,营销不能乱借势,弄不好被骂吃人血馒头。
对于负面事件,产品契合度高,同时能够提供治愈系的解决方案,能做到这两点,甚至是就满足最后一点,品牌都应该及时借势。
5、目标用户的【人以群分】:不同地域下的方案输出差异化
一件产品要想成为现象级推广重心很重要,对于空气净化器厂商,像这种刚需但却不急迫的改善型产品,区域上还是应以一、二线城市为主——北上广深等。
对于北京等北方城市,主打雾霾+其它场景的解决方案。
在北京购买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主流人群,一是收入可观,对价格不敏感,十万一台也买。另一部分是有孩子的家庭,在北京有孩子的一般都有房,多数不差钱。
对于南方各个经济发达城市来说,弱化雾霾营销,主打健康牌,向用户灌输抽烟、甲醛、家里有孕妇婴儿等场景下空气净化器的功效,以此为卖点辅之以相应的营销手段,这样势必可以打动不少用户。
沃泰克空净器负责人刘总说:"作为一种新型家用电器,空气净化器在历经狂欢之后逐步趋冷。从野蛮生长,到哀声一片,空气净化市场看似退潮涌动,实则无伤大雅,这其实是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的过程。而对于行业的剩者而言,以往"看天吃饭"的时代已经过去,去"雾霾经济"已经势在必行。【定位】是关键,企业要学会引导用户的消费理念,制定好空气净化器品牌适宜的市场拓展策略,真正以解决用户痛点为目标展开合适的商业活动,这才是抢占这一利基市场的关键所在"。